周其常:为重建长城抗战四方碑亭奔走呐喊
元良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0日 11时58分
周其常(胡明清先生提供)
最近,在黄埔校友通讯摘传上看到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题目是:写给天堂的爸爸——岳父周其常去世一周年祭。是周其常先生的大女儿和女婿胡明清所做。现转载如下:
写给天堂的爸爸
——岳父周其常去世一周年祭
亲爱的爸爸,您走了整整一年了,在天堂,您好吗?
虽然你走了有一年了,但你那慈祥而淡雅的微笑、忍着腿疼戴着老花镜趴伏在小桌上一笔一划给老同学老战友写信的情景好象就在眼前,我和大妹依然能感受到你那温暖的气息!(注:大妹系我的妻子,岳父的长女,家中昵称“大妹”)还记得吗?一九七八年那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我和大妹从六八年下乡插队已整整十年,早没有了进大学读书的幻想,是你和姆妈鼓励我们“凭着你们过去学习的基础,不要放弃这样一次机会!”,为让我们安心复习迎考,你们将我们的孩子接到你们身边照顾。当得知我们的考分超出录取分数线,有可能首先被当地院校录取时,为了争取我们返回南京,从不求人的你们四处奔走,寻求帮助,当得知我们被南京师范学院和南京工学院录取时,你们比我们还高兴。你还迫不及待地联系车子,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我们从乡下接回。回城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你们不顾自己住处的拥挤,接纳我们住在家里,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回想我们插队农村的十年里,尽管你和姆妈受着不公平的待遇过得十分艰难,但总是尽一切可能给我们以帮助。大妹生胡幸和周翔(我们的两个女儿)都是你们坚持要她回到你们身边,由你们来照顾。那时,物质匮乏什么都凭票,有点营养的东西你们自己舍不得吃,总要留给她。我们的两个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得到了你们多少的疼爱!记得幸在乡下一遭蚊虫咬,皮肤就过敏全身长疱疱,你们心疼得不能,说要赶紧让送你们身边不可,当时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你们给予的爱,让他们的童年充满欢乐。幸、翔是沐浴着你们的爱成长的,当她们长大成家,有了孩子时,你们那个高兴不亚于我和大妹。
亲爱的爸爸,你和姆妈都是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你们没有做出过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你们在我们的心里却都是极其伟大而不平凡的人。爸爸年轻时,正是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怀着一腔爱国热忱,爸爸瞒着父母投笔从戎,报考了徐庭瑶将军主持的黄埔军校陆军机械化学校,成为技三期的一员。当时气焰嚣张的日本侵略者,践踏了中国的大片土地,还企图截断国际上运送援助中国物质的唯一通道——史迪威公路,正在学习的你,毅然报名由充满危险的鸵峰航线,飞赴陆军机械化学校驻印度兰姆茄的战车训练营地,接受训练,训练结束即与战车营的战友们一道,为打通史迪威公路与日寇浴血奋战,直到胜利回国。当你回到嘉定老家时,爷爷几乎已认不出你。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正是因为有象你一样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而取得的!
亲爱的爸爸,你和姆妈一生坎坷,但却都是那么坚强,那么乐观!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由于你曾在国民党军队中服务过、姆妈集体参加过国民党,都成了挨整的对象,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尽屈辱,你被打成“反动技术权威”,挂牌子挨斗,姆妈被关押在不见阳光的黑屋子里,手臂和大腿被“造反派”打得乌紫。然而,对这一切,你们坚信“总会过去的!”,为了儿女们,你们坚强面对。粉碎四人帮后,我曾问你们如何看待“运动中”所受的苦难,你淡然一笑说:“连国家主席和那么多开国元勋都难以幸免,我们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就是你们的胸怀!你们坚贞不渝的爱情,永远是我们的榜样!当爸爸因所谓历史问题受审查被关押,不知何时能放出来时,是姆妈带着大妹、二妹、大弟(我爱人的大妹妹和大弟弟)三人,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情况下艰难度日,怀着坚定的信念等待着爸爸的归来。姆妈操劳一生,晚年得了白血病后,爸爸除了送水喂药,还坚持十多年记录着她每一天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检查、用药情况,记录的内容大到每一次住院的手术次数、输血量,小到每天用药情况,大便几次、脉搏、血压、体温是多少。这样一份翔实资料,对医生的诊治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也让所有看过的人为之惊叹,如果没有你对妻子深情的爱,是绝对做不到的。在姆妈去世后,为了帮助治疗更多的相类似的白血病人,你将这份珍贵资料,无偿地捐献给了为姆妈治病的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的医生们,总院血液科王学文主任,为此还专门写信感谢你,并寄来了他们在此资料基础上发表的多篇论文。
亲爱的爸爸,你和姆妈对工作的认真和对生活的热爱永远影响着我们,无论从姆妈留下的工作笔记,还是你留下的日记、信件、资料,笔迹都是那样一丝不苟。尤其是你的日记,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那上面满载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们的友谊。老同学老战友们的来信和一期期“校友通讯摘传”,都被你完好的保存着,成为留给我们珍贵的遗物。
亲爱的爸爸,你和姆妈一生淡泊名利,重情重义。妈妈一辈子只是个最普通不过的教师,而爸爸最大的“官”也只是做到个负责技术的“大组长”。可你们从来没有怨言,依然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姆妈的学生们对姆妈的评价和爸爸在同事中的口碑,让我们为之自豪!我曾为参加工作很长一段时间工资低,而愤愤不平、抱怨牢骚,你和姆妈就劝解我,要我多想想物质上比我差的人,多想想社会上那些受到不公平待遇,依然勤奋工作的人,要我不要计较得失而努力工作。正是你和姆妈的教诲,让我的心胸宽广起来。
蔑视权贵,鄙视那种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人,是你和姆妈的人生态度。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你们做有损人格的事。对上,你们不送礼、不阿谀奉承,而对贫苦人,你们却充满了关爱和同情。我多次看到,你和姆妈去看往曾在家里当保姆的孙妈,送去食品和衣物。受你们的影响,以后我随大妹也多次去看望过孙妈,孙妈每提起你和姆妈总是充满感激之情,说你们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爸爸对老同学老战友的深厚感情,也让我们感动。爸爸退休工资是很微薄的,当听说某位老同学,受到不公正待遇生活遇到困难时,就毫不犹豫地寄钱予以帮助。
亲爱的爸爸,为了争取纪念长城抗战英烈的“四方碑亭”能够在玄武湖梁洲复建(又称“徐庭瑶碑”,由徐庭瑶将军撰写碑文),你在股骨头坏死连站立都很困难的情况下,强拄着双拐,在省市召开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会议上,慷慨陈述复建“四方碑亭”的重大意义。在得不到有关部门响应的情况下,你又奋笔疾书省市直至中央有关部门领导,呼吁对此事的重视。每次出行或站立写字良久(股骨头坏死无法坐着),你双腿就肿胀、疼痛得直冒冷汗,儿女们要帮你擦拭和按摩很久才能得以缓和,我们劝你不要那么着急,你说“已经等不及了!”。虽然复建碑亭的事,遇到了重重阻碍和困难,但你从不言放弃,直至你带着深深遗憾离开人世。
为了2006年五月黄埔军校陆军机械化学校成立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南京顺利举行,你积极参与组织筹划,还主动承担通知部分校友、联系媒体的责任。老教育长徐庭瑶将军的长公子徐先汇先生,以及如学长刘奎斗先生,那许多多年没见的老战友老同学,从祖国和世界各地到会,让你兴奋异常。那几天,你强忍着双腿疼痛,坚持要我们用轮椅推着你去迎接他们,你激情难抑地和老朋友们回忆往事畅述友谊,为争取碑亭的复建,大声疾呼。会后,你催促我抓紧将会议资料配上解说词,制作成光盘给与会者邮去,支持我为争取“四方碑亭”复建,去与相关部门和领导交涉。你为纪念活动成功举行和争取“四方碑亭”复建所做的工作,受到了大家一致的称赞。
亲爱的爸爸,虽然再也见不到你和姆妈,但和你们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将成为我们今生最宝贵的回忆。
亲爱的爸爸,去年的今日,是你故去的日子。回忆起那天的情景,悲痛不由自主从心底涌来,曾经那样坚强的你,被病魔折磨得已连续多少天不能进食,原本魁梧的身材只成了一副骨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你想说什么又说不出,但我们知道,你是要我们遵照你的遗嘱,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供学生们解剖学习用,遗留的款项在处理完后事后,捐给多年来为大家辛勤服务的《校友通讯摘传》》编辑部,遗留的有关“远征军”和南京机校的资料,捐献给相关部门和个人。看着当时你被疾病折磨的痛苦样子,那份无助、那份心痛在儿女们的心里永远挥之不去。
亲爱的爸爸,可以告慰你的是,你遗嘱中交代的事情,儿女们已一件一件照办妥。这一年来,虽然你的儿女们生活得都很不容易,但大家都很坚强,很团结。大妹是最不容易的了,她的尿毒症已发展到晚期,病痛每天都在折磨着她,但有你作榜样,她顽强地活着,我会好好待她,精心地照顾好她!
如果有轮回,下辈子我依然愿意娶大妹做我的妻子,依然愿意做你和姆妈的女婿和儿子!
祝愿你,在天国、在姆妈的陪伴下生活的快乐!
明清、大妹(明清执笔)2010年6月4日
|